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作者:访客 时间:2023年08月18日 08:24:54 阅读数:2人阅读

文·段宏刚

1890年7月27日早晨,巴黎北部瓦兹河畔奥维尔镇郊区的旷野里,旭日像往常一样缓缓升起,照亮了大地上五颜六色的野花和绿油油的草地,景色分外妖娆。一名37岁的年轻画家,背起画夹从旅馆出门,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这里,跳入了他酷爱的色彩世界。

他一直把这里当作精神家园,每当置身到大自然里五光十色的色彩世界,他才感到自己还活着。大巴黎夜晚的霓虹灯同样很美,美得光怪陆离,然而,他没有资格去享受,只有小镇郊区的旷野,才让他倍感亲切,它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每次都会敞开怀抱欢迎他的到来。

他就是1853年出生于荷兰乡村的文森特·威廉·梵高,一位十足的艺术圣徒,世上没有比他更虔诚,更执着的画家了。他一度把油画当做自己的生命,梦想建造起属于自己的宏伟艺术圣殿,却由于贫穷,没钱聘请模特进行现场作画,只好带上画画工具走进免费的大自然,痴迷于大自然中的山川树木、花花草草,来满足自己对艺术的渴望。

谁也没有料到,这个早晨竟然是他最后一次在这里写生。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梵高自画像

天空中一只乌鸦高傲地滑过,把黑色的身影慢慢隔离在视野的尽头。它消失不见,却留下聒噪的叫声在他的耳旁轰鸣不停。那凄厉的叫声从空中钻进他的身体,随之,他的身体产生共鸣。

恍惚中,他忍无可忍之际,掏出随身携带的左轮,对准自己腹部扣动了扳机。

随着“砰”的一声,他应声倒地,身体里的乌鸦似乎被赶走,然而,剧烈的疼痛却让他变得清醒。他的意识猛烈地撞击着自己的大脑:我不想死,我不能死,我无法想象自己离开画画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在求生本能下,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踉跄着向30公里之外的旅馆移动。直到黄昏,他终于回到旅馆兼自己的画室。

躺在弟弟提奥怀里,当弟弟提出要竭尽全力挽救他的生命时,他却选择了拒绝。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一生亏欠弟弟太多了,多得已经无力偿还,为了不再拖累弟弟,他最终选择安静地死去。

两天后,他停止心跳,永别了所有爱他的人。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影片制作中

梵高去世后,并没有引起画坛的关注,更没有在社会上带来轰动,只因为他在当时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在梵高身上还是得到了应验。梵高的作品拥有金子般的品质和价值,即使他生前不会发光,死后经过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总会熠熠生辉。

直到梵高离开人世20多年后,当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油画流派,被马蒂斯、蒙克、毕加索等大师搞得风生水起,西方美术彻底完成了由古典油画形态向现代油画形态的转变,美术评论界沿着这些大师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思维,进行追根溯源时,才蓦然发现,西方现代油画的源头跟梵高息息相关。

是梵高,用明快饱满的色彩,奔放粗犷、具有流动感的线条和笔触,狂野夸张的造型,以及炽热的艺术激情,打开了西方现代油画的大门,引领了一个新风潮。他注定是一位承前启后的、分水岭式的标杆人物。

承接古典油画与现代油画的纽带,一生极力于探索和深化色彩的抒情作用,促进西方绘画完成革命,画风深刻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油画潮流,他是名副其实的西方表现主义的先驱。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影片制作中

这是西方美术史家给梵高的盖棺定论。

被美术史重新发现,被学术界推崇起来后,梵高理所当然地跻身到西方绘画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行列,知名度和影响力暴增,任何人不敢再小瞧他了。随之而来的是,他的作品开始屡屡刷新艺术品市场的成交记录,让许多收藏家一夜之间变成亿万富翁。

除过艺术上取得震古烁今的成就,现实生活中的梵高,同样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

他执着,表现在对绘画事业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追求,为了绘画他可以忍受一切艰难困苦,这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能感染所有人。

他善良,表现在他极富同情心,是一名虔诚的教徒,做乡村教堂牧师期间,时常用微薄的收入接济那些缺吃少穿的农民。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影片制作中

同时,他还是一位诚实、宽容,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自由自在,具备独立人格的人。无论巴黎的阔太太把艺术沙龙搞得有多么热闹,艺术经纪人把画展办得如何隆重,他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始终遵循“我手画我心”的艺术理念。在艺术创作上,他宁愿做一名独行侠。

当人们从历史的蛛丝马迹里,以及梵高的作品所传达的情怀里,越来越了解他的真面目时,死心塌地地喜欢上了他。

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梵高热”,梵高的影响力迅速跳出美术圈和评论圈,成为炙手可热的红人,连文学圈、电影圈,甚至商业圈都喜欢蹭梵高的热度。“梵高迷”遍布各行各业,“梵高热”到现在依然经久不衰。

许多作家或机构推出了一部部梵高传记,如,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出品《梵高传》,法国作家帕斯卡尔·博纳富出品《梵高·磨难中的热情》,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出品《亲爱的提奥——梵高传》,美国作家安娜·苏出品《梵高手稿》,因为梵高,他们名利双收。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影片制作中

以梵高为题材的影片接近20部,创造了电影界以个人题材成片的记录,主要有《渴望生活·梵高传》、《星夜》、《梵高·画语人生》、《文森特与我》、《梵高与提奥》、《梵高的生与死》等,大部分影片的口碑不错,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

精明的商家对梵高名字的品牌价值,同样爱不释手,想尽一切办法用梵高名字注册品牌,同样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赚得眉开眼笑。

不得不说,梵高的名字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摇钱树,不过,他的个人品牌被一些人过度消费,形象多少有一些受损,这无疑伤害了那些死忠“梵高迷”的感情。

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总有人站出来为偶像拨乱反正。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多洛塔·科别拉和休·韦尔什曼

这个人就是1980年出生于波兰的当代著名女导演多洛塔·科别拉,她是众多“梵高死忠粉”里边最有担当的一个,因为执导《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这部传记类影片,并于2017年夏天逐步在全球上映,让她一炮走红。

多洛塔·科别拉曾经就读于波兰华沙美术学院,大学期间主攻油画专业,因为在绘画和图形设计方面成绩优异,被授予“文化部长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她偶然观看了一部动画电影,被深深吸引,于是,做出了人生重大抉择,准备抛弃画家身份,向导演身份转换。为了完成这个梦想,她即刻进入华沙电影学院导演系学习,立志成为电影人。

这次学习期间,她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执导了五部动画短片和一部真人短片,动画片分别是《信》(2004),《爱我》(2004),《熊先生》(2005),《肖邦的画》(2011)和《小邮递员》(2011)。真人短片为《手上的哈特》(2006)。

这些短片播出后,虽然获得了一些奖项,但并没有给她带来耀眼的荣誉,为了证明自己,一个伟大构想在她心中酝酿。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梵高自画像

这个构想就是给自己的偶像梵高拍摄一部别具一格的动画类传记影片,以此来向梵高致敬,也向全世界的“梵高迷”致敬。

实际上,她早在1995年暑假就跟梵高结缘。

那年暑假,她跟随老师从东欧来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游玩,当踏进梵高美术馆,站在梵高真迹面前时,她15岁的少女心,被梵高作品里绚烂的色彩和激荡的笔触,感动的哭了。

一个人对生活有多么热爱?生命激情有多么狂热?才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来画画。

为了解开这个谜底,她决定上大学时一定要报考美术学院,一定学好油画专业,以至于在大学毕业论文中,她毫不犹豫选择梵高做研究课题。

如果说15岁的多洛塔与梵高的结缘,是因为艺术而产生的共鸣,那么,在后来,30岁的多洛塔又一次面对梵高,则是因为看到梵高在最后一封书信里,写了一句让她终生难忘的话。这句话强烈地鼓舞了此时患上抑郁症的多洛塔,完全改变了她的人生观。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梵高《收获》

世上有趣的灵魂从来都是可以超越时空进行对话的。为了艺术,梵高什么都可以放下,我多洛塔为什么不能像梵高那样放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呢?

只有懂得取舍,才能“笑看庭前花开花落 静观天边云卷云舒”,活出精彩的人生。这一次,多洛塔的灵魂彻底被梵高征服了,她开始用自己的生命去鉴赏梵高的生命,执意要做梵高灵魂上的知己,打算用一部电影来注解梵高的艺术人生。

当多洛塔把这个想法告诉同是导演出身的丈夫休·韦尔什曼时,起初,丈夫有些胆怯,因为从1956年开始,美国导演乔治·丘克根据欧文·斯通的传记作品《梵高传》,首次把梵高故事搬上荧幕以来,迅速拉开了全球各地导演大显神通,用电影解读梵高的潮流。到目前,已经诞生10多部,关于梵高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再去涉足梵高题材,对导演是极大的挑战。

用什么样的手法去讲述,首先就是一大难题。

但是,夫妻二人并没有被困难吓到,开始辗转全球各大跟梵高有关的博物馆,阅读梵高的所有资料,包括梵高生前的800封书信,以及各个版本的梵高传记,当然,他们还认真研究了梵高的每一幅油画作品和素描作品,希望透过这些资料还原出真实的梵高。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梵高《十五朵向日葵》

梵高在生前交往的朋友并不多,主要通信对象有四人,分别是弟弟提奥·梵高,邮差约瑟夫·鲁兰以及儿子阿尔芒·鲁兰,还有后印象派画家高更。

在大量资料中,夫妻二人发现了一句直击人心的话,是梵高在绝笔信中写给弟弟,向弟弟吐露心声的一句话。

梵高写到:只有画画才能表达我心中的牵挂。

这句话给他们带来了灵感和震撼。

梵高一生都在坚守“我手画我心”的艺术宗旨,何不用画家的手来还原画家本人的生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的梵高,给梵高和观众之间建立起一个心灵通道。

那些色彩绚烂的,笔触流动的,造型夸张的,充满烈火一样激情的油画作品,无疑是打开梵高心门的最好钥匙,最起码,能给观众带来视觉盛宴的效果。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梵高《婴儿玛赛尔·鲁兰》

于是,他们决定,采用梵高风格的油画作品,来制作动画片,按照每秒12帧的速率来播放,最终衔接成一部完整的故事内容。

他们用两年半时间打磨好剧本,等到具体制作时,才发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计算,总共需要6万多张画面,才能组合成连贯的故事内容,但是,梵高流传下来的真迹只有120幅,远远不够。虽然他们自己也能创作油画,若是凭借两人的力量,无疑是杯水车薪。

众人拾柴火焰高。两人经过深思熟虑,想到了众筹,于是,从网上向全球各地具有绘画本领的“梵高迷”发布了消息,告诉“梵高迷”,他们正在制作一部很特别的电影,希望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完成这个宏愿。

令他们欣慰的是,“梵高迷”们古道热肠,许多人宁愿不要报酬,也要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作之中。

最终,125名画家成为幸运儿,大家以极高热情,模仿梵高的笔触,创作了1000多幅油画作品,再通过后期处理,让每一幅油画的层次发生变化,又加工成65000帧画面,终于组成了这部影片所需的全部画面。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影片制作中

在讲述人物故事时,先安排演员扮演人物角色,再通过后期制作,将人物的表演转换成“梵高油画”风格的动画画面。至此,这部95分钟的油画电影大功告成。

本片在故事结构的设置上,则是由一封信件引出。

梵高去世后一年,他的生前好友约瑟夫·鲁兰,在意外之中得到一封梵高写给弟弟提奥却没有寄出去的信。于是,约瑟夫·鲁兰安排儿子阿尔芒·鲁兰务必把信件送到提奥手里。不幸的是,提奥由于哥哥梵高去世后深受打击,不到一年便郁郁而终,导致这封信无法送出。阿尔芒·鲁兰决定把信送给提奥的遗孀,又踏上了寻人之路。

当他来到梵高生前的最后生活地——奥维尔镇,跟当地与梵高有往来的居民聊天时,逐渐拼凑出梵高生前最后一个月的故事。梵高到底怎么死的?众说纷纭,为了揭开真相,阿尔芒·鲁兰决定仔细调查。

当所有事实浮出水面,原本讨厌梵高的阿尔芒·鲁兰从梵高身上看到了许多人性的光辉,逐渐改变了对梵高的态度,终于理解了这个艺术天才惊鸿一瞥的一生。

电影挚爱梵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

梵高《星空》

电影结束时,以阿尔芒·鲁兰仰望梵高的名作《星空》作为最后一个镜头,可谓是寓意深长。旋转、卷曲、动荡、汹涌的星云,既像看到的真实夜空景象,又像幻觉里产生的朦胧景象,更像一个人因为生活不如意时,心灵深处不断显现的抗争图。

梵高用这幅作品表达的主题,其实在现实生活里,许多人都可以遇到。当人们面对自己内心的《星空》,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除过客观还是客观,客观的视角是最值得信任的

用梵高的作品讲述梵高的精神,再借助旁观者约瑟夫·鲁兰的口吻,去展开故事线索,仅凭这一点,这部影片超过了之前绝大部分梵高影片,把它看作是“向所有梵高迷的最高致敬”,恰如其分。